《藍河》可能有大綱,但是不多,就像黎亭晚父親的鳳梨藝術品,“……沒有明確的目標就做了起來。哈!這就是藝術。”藝術不藝術,是作者的審美理念問題,其實也是文化中心何在問題。若用成熟的小說理論衡量《藍河》,則最青澀的網文寫手也能對情節設定指點一二。《藍河》的劃時代意義,在於獨屬於我們這一代南路宇宙的三年時光,那段時光隻有在回頭看時才稍微顯得微創無痛。Azad為了再現這段時光又不失某種追求,人物方麵采用間離,情節方麵百合花開淡墨痕;而我所在意的是環境方麵的博物書寫,《藍河》一出,南路宇宙都要抖三抖,因為清濁初分,自然得有些許動靜。考慮到體量,南路宇宙的經營理應是teamwork,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傳承,我們無法想象上個紀元末尾撤離的文明如何模樣,也懶得為後來文明留下史料,隻是十分元朝地四散。當然也有少數飛離南路星係的外星人會窺視新生的蟻巢,盡管不置一詞。從微信公衆號“途聽徒說”的文章上看,目前為南路宇宙建設添磚加瓦的有《校門口的早餐攤》《醫務室小記》幾篇,當然全是我們所不提倡的腔調。《藍河》自然是南路宇宙一座衰變期極長極長的豐碑。不說體量,也不提風格,當然不比閱歷,我要說的是,《藍河》之中的情感超越局中之人,所包裝的人物關係牽扯到的真實人物實在不多,畢竟本人都隻是旁觀者,但《藍河》所容納的遠遠超出這組人物的所有,漸漸也會掙脫特定樓層的束縛,這些因為Tracy 呀Jenny呀凝聚的小衆終將在無數人的共鳴中失去解讀的絕對話語權。《藍河》麵世,我們這一代人的南路宇宙空前膨脹,讓於社會無用的南路宇宙社會學家無能狂喜。想想《源氏物語》的初衷吧。《紅樓夢》也是。兩者本來就不是設計給我等螻蟻小民看的。,小時候每天都鑽不同的巷子去上學。說是巷子,其實是樓房之間的縫隙,有的可直接走過去,有的要側著身子扶著粗糙的牆壁。走格子的方式。排列組合。有些是死路,盡頭是幾個臃腫而腐爛的紅色垃圾袋。起點與終點之間竟有這麽多可能的路徑。,談酒神當然就要談複調,談複調當然就要談角色語言。James Wood早在How Fiction Works說過,小說家至少要用三種語言寫作,即作家自己的語言,角色應采用的語言,以及無所不在的世界的語言,日常講話、報紙、辦公室、廣告等所用的語言。Azad受納氏等人影響,文體意識非常強,“課本扉頁、宣誓人、作業表麵的標簽、拚音下麵、蠟筆塗鴉、 獎狀空白處、信封表麵、申請書、memo一角、證件小字、打招呼、報告第一頁、自我介紹、實名認證、起立、印章、通知書右下角、 ppt第一頁、毛衣紋樣、有請、體檢表、公告某處、值日生、合同下方、古詩詞、一寸照片背麵、廣播、成績表、反思、請教、會議紀要、排行榜上方、請問在嗎、沙灘腳印、門票、喃喃自語、演講開頭、請假條.....”更不用說文中各種異軍突起的concrete forms,metafiction。南路宇宙裏的世界語言過於詭譎,現實生活中兩名K女士功不可沒。其一違逆實用原則亂卷各種文體,導致我們這一代的英文景觀過分蕪雜;其二提供文學土壤,導致小小幾本軟皮筆記竟上演從以簡單名詞數詞基本記事到後現代小說之蔚然大觀的微縮文學發展史。這兩位女士促生的紙麵文字景觀僅僅是南路宇宙所有思想的冰山一角,更不必說曇花一現的運動會宣傳稿或周測作文。要拍此地電影,一個道具師是絕對不夠用的。Azad當然能用不同時間的自己充當不同的個體,但還是十分經濟地結合了已有材料,譬如鄙人的斷章,譬如大黑(還是中藍?)上的飛花令記錄。。